交银稳鑫短债债券E
(021018)公募债券型
1.1029
0.01%+0.0001
单位净值 [2025-09-30]
1.1029
累计净值 [2025-09-30]
净值估算 [2025-09-30 ]
- 最近一月:0.05%
- 最近一季:0.29%
- 最近半年:0.72%
- 今年以来:0.94%
- 最近一年:1.70%
- 最近两年:---
- 最近三年:---
- 成立以来:10.29%
- 成立日期:2024-03-21
- 基金经理:姬静
- 产品类型:契约型开放式
- 最新份额:0.37亿
- 申购状态:可以申购
- 最新规模:---
- 投资风格:
- 管理公司:交银施罗德
基本信息
基金简称 | 交银稳鑫短债债券E | 基金全称 | 交银施罗德稳鑫短债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 |
---|---|---|---|
基金代码 | 021018 | 成立日期 | 2024-03-21 |
基金总份额(亿份) | 1.31亿(2024-12-31) | 基金规模(亿元) | 27.84亿(2024-12-31) |
基金管理人 | 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 基金托管人 |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基金经理 | 姬静 | 运作方式 | 契约型开放式 |
基金类型 | 债券型 | 二级分类 | -- |
最低参与金额(元) | -- | 最低赎回份额(份) | -- |
基金比较基准 | 中债综合财富(1年以下)指数收益率 | ||
投资目标 | 在严格控制风险和保持较高流动性的前提下,力求获得高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投资收益。 | ||
投资风格 | -- | ||
投资范围 | 本基金的投资范围为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包括国内依法发行交易的国债、金融债、央行票据、地方政府债、企业债、公司债、可分离交易可转债的纯债部分、公开发行的次级债、资产支持证券、短期融资券、超短期融资券、中小企业私募债、中期票据、债券回购、银行存款(包括定期存款、协议存款等)、同业存单、货币市场工具,以及法律法规允许投资的其他金融工具。本基金不投资于股票、权证等资产,也不投资于可转换债券(可分离交易可转债的纯债部分除外)、可交换债券。如法律法规或监管机构以后允许基金投资其他品种,基金管理人在履行适当程序后,可以将其纳入投资范围。 | ||
投资策略 | 本基金充分发挥基金管理人的研究优势,融合规范化的基本面研究和严谨的信用分析,在分析和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和金融市场运行趋势的基础上,动态调整大类金融资产比例,自上而下决定类属资产配置和债券组合久期、期限结构;在严谨深入的信用分析基础上,综合考量信用债券的信用评级,以及各类债券的流动性、供求关系和收益率水平等,自下而上精选投资标的。 久期调整策略 本基金根据中长期宏观经济走势和经济周期波动趋势,判断债券市场未来的走势,并形成对未来市场利率变动方向的预期,动态调整组合久期。当预期收益率曲线下移时,适当提高组合久期,以分享债券市场上涨的收益;当预期收益率曲线上移时,适当降低组合久期,以规避债券市场下跌风险。 债券的类属配置策略 本基金定性和定量地分析不同类属债券类资产的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等因素及其经风险调整后的收益率水平或盈利能力,通过比较并合理预期不同类属债券类资产的风险与收益率变化,确定不同类属债券类资产间的配置。 期限结构配置策略 通过预期收益率曲线形态变化来调整投资组合的期限结构配置策略。根据债券收益率曲线形态、各期限段品种收益率变动、结合短期资金利率水平与变动趋势,分析预测收益率曲线的变化,测算子弹、哑铃或梯形等不同期限结构配置策略的风险收益,形成具体的期限结构配置策略。 回购策略 当回购利率低于债券收益率时,本基金将实施正回购融入资金并投资于信用债券等可投资标的,从而获取收益率超出回购资金成本(即回购利率)的套利价值。 信用债券投资策略 本基金通过宏观经济运行、发行主体的发展前景和偿债能力、国家信用支撑等多重因素的综合考量对信用债券进行信用评级,并在信用评级的基础上,建立信用债券池;然后基于既定的目标久期、信用利差精选个券进行投资。具体而言,本基金信用债券的投资遵循以下流程: ①信用债券研究 信用分析师通过系统的案头研究、走访发行主体、咨询发行中介等各种形式,“自上而下”地分析宏观经济运行趋势、行业(或产业)经济前景,“自下而上”地分析发行主体的发展前景、偿债能力、国家信用支撑等。通过交银施罗德的信用债券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对信用债券进行信用评级,并在信用评级的基础上,建立本基金的信用债券池。 ②信用债券筛选 本基金从信用债券池中精选债券构建信用债券投资组合,债券筛选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a、信用债券信用评级的变化。 b、不同信用等级的信用债券,以及同一信用等级不同标的债券之间的信用利差变化。本基金密切关注供求关系、税收、利率、投资人结构与行为以及市场的深度、广度和制度建设等因素对信用利差的影响,对个券进行有效的信用利差交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