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联港股通集合资产管理计划

(S58673)集合理财混合型
0.7689 0.00%0.0000
单位净值 [2020-10-26]
0.9244
累计净值 [2020-10-26]
  • 最近一月:0.00%
  • 最近一季:-0.43%
  • 最近半年:6.78%
  • 今年以来:---
  • 最近一年:-1.13%
  • 最近两年:0.65%
  • 最近三年:-7.44%
  • 成立以来:-10.88%
  • 成立日期:---
  • 基金经理:万黎
  • 产品类型:券商集合理财
  • 管理公司:国联民生
基本信息
基金简称 国联港股通 基金全称 国联港股通集合资产管理计划
基金代码 S58673 成立日期 2010-02-08
基金总份额(亿份) -- 基金规模(亿元) --
基金管理人 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基金托管人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基金经理 万黎 运作方式 券商集合理财
基金类型 混合型 二级分类 --
最低参与金额(元) 100000 最低赎回份额(份) --
基金比较基准 --
开放日 本集合计划成立后仅在开放期办理参与、退出。本集合计划成立后,每月第二个周二、周三为开放期,遇法定节假日则顺延到下一工作日。本集合计划第三次合同变更生效满3个月前的开放期仅可办理参与,不可办理退出。
投资目标 本计划将通过固定收益类资产投资为主、权益类资产为辅的投资策略,动态优化资产配置,深入挖掘优势投资品种,通过债券利息、二级市场差价及股票红利来获取收益,在力争本金安全和确保流动性的前提下,实现集合计划资产的最佳增值潜力。
投资风格 非限定性
投资范围 本集合计划的投资范围为国内依法发行的品种,包括银行存款、货币市场基金、证券投资基金(含QDII基金)、债券回购、短期融资券、央行票据、国债、地方政府债、政策性金融债、非政策性金融债、公司债、企业债、中小企业私募债、可转债、可分离交易债券、可交换债券、中期票据、资产支持证券、分级基金优先级份额、股票(包括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二级市场股票以及经港股通投资于其买卖规定范围内的香港联交所上市股票)、权证、股票期权、股指期货、收益互换、保证收益及保本浮动收益商业银行理财计划以及中国证监会认可的其他投资品种。本集合计划可参与证券回购业务。
投资策略 1、固定收益类资产投资部分,本计划将采用积极的债券组合投资策略。 (1)根据宏观经济形势预判利率走势,相机抉择适当的久期策略并构建债券组合。在预测利率处于加息周期时,把固定收益类组合久期降低,当处于减息周期时则采取相反的策略; 单支久期的计算公式如下 )/(PdydPD.= 其中为债券的久期,DP为债券价格,为债券的收益率。债券组合的久期计算公式如下 y1niipiiNPDDPO==Σ 其中为债券组合的久期,为第i支债券的份额,为第i支债券的现价,为第支债券的久期,为债券组合的价值,n为债券的个数(对回购和货币市场基金,本产品设其久期为0)。当非连续复利时,使用修正久期。 以久期及修正的久期来计算债券的利率风险,只是一个近似的概念,在衡量整个债券组合的风险过程中,还要配合凸性系数对债券的利率风险进行计算。 (2)在久期确定的基础上,根据对收益率曲线形状变化的预测,在长期、中期和短期债券间进行配置,以从长、中、短期债券的相对价格变化中获利; (3)将高度重视利差分析,关注不同市场、不同券种之间的利差变动,在各类债券资产中灵活调整,以获取利差变动带来的投资收益; (4)将始终保持对于信用风险的关注,回避高风险的债券品种。加大具体品种的研究力度,从公司债、企业债发行主体信用等级变化来选择品种。 2、权益类资产组合投资部分,本计划将采取自上而下为主的投资策略,根据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的变化决定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重和行业选择,同时辅之以自下而上的品种优选策略,重点关注代表中国经济向上力量的优质公司,分享中国经济成长的成果。 (1)通过国内外经济发展历程的比较研究,发掘中国经济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各阶段的主导产业,并据此构建股票投资的行业配置。 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浪潮中,传统产业需求旺盛,技术进步日新月异,新兴产业不断涌现,这样的外部环境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同时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处在演进之中,由粗放逐步走向集约,更加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经济的持续发展,这对企业的发展提出更高要求。企业脱颖而出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发现潜在优秀企业的难度同时也在增大,我们认为现阶段竞争性行业内优秀企业通常具有如下基本特征: ①栖身于市场空间及潜力巨大的行业;②在产业的链条上处于有利的关键地位,产业的盈利模式成熟且理性;③企业掌握了在本行业保持持续盈利增长和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④在长期的竞争实践中形成了为历史证明正确的企业发展战略;⑤企业的内部管理和外部经营表现出对企业经营战略的良好执行力;⑥具有至少一个同业其它企业所没有的特有禀赋。 本计划的目标是致力于下一阶段热点行业和行业内优秀公司的寻找并投资。 我们的宏观分析逻辑是: 宏观分析 工业化的深化进程:资源、成本、汇率、贸易城市化的深化进程——消费升级 产业选择 通过与国外经济发展历程的比较研究,试图找出中国经济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各阶段的主导产业,从而有利于我们证券投资中的产业选择。 (2)个股选择我们兼顾成长与价值,选择既有一定成长性,经营业绩又比较稳定的股票,作为投资对象,在分享公司成长收益的同时,降低个股投资风险。评判一个公司的投资价值有两个方面:公司的经营业绩和公司的成长性。而这两者通常是不兼得的,经营业绩稳定的公司,通常具有较低的成长性,成长性高的公司,通常具有较大的风险。对经营业绩和成长性的侧重,反映了投资者对风险的偏好和对高成长性与高风险之间的权衡。选择业绩较好的具有成长性的公司,可以分享公司成长的收益,同时降低投资风险。 成长型价值股投资决策程序 1、 行业中的竞争优势。 2、 良好的管理能力和组织架构。 3、 稳健的资产负债。 4、 稳健的现金流。 5、价值计算 1、 主营收入增长率。 2、 净利润增长率。 3、 盈利能力变动。 4、 进入壁垒和竞争优势。 5、 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 价值分析 成长性分析 决定买入或卖出 投资决策 3、可转债投资策略 可转债投资针对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采取不同的投资策略。 对于一级市场的可转债申购,本计划将深入研究发行人的基本面,结合可转债的条款设计,采取积极的申购策略。对于二级市场可转债投资,本计划将在深入研究可转债条款的基础上,保持对影响转债价值的各项因素的高度关注,从中挖掘投资机会,优化风险与收益的配比。 4、新股申购 鉴于新股申购风险较低而收益较高,本集合计划将积极参与新股认购。管理人将根据特定的估值模型,并结合对未上市或锁定期间市场行情的判断,对新股进行定价和决定是否参与申购。 关于新股的估值方法,随着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国内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理念与投资方式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国际投资领域通用的证券估值方法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随着使用这些方法的投资机构越来越多,这些估值方法也变得更加有效。在本集合计划中,管理人将引入两种主要的估值方法:现金流量折现(DCF)与可比公司分析(CCA)。 现金流量折现方法是将公司的未来现金流量贴现到特定时点上以确定公司内在价值的方法。可比公司分析是利用同类公司的各种估值倍数对公司的价值进行推断,即通过证券市场对同行业或同特征上市公司的估值特点来判断估值对象的价值。比较的内容包括:市场估值、经营业绩、信用情况和业务增长。可比公司分析可以得到各种估值倍数和财务报表分析中提到的各种比率。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特点,做可比公司分析时包括了反映该行业特点的各种比率。上述两种方法各具特点,各有利弊,管理人将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估值方法或根据市场发展更新估值方法,并运用于新股定价中。